工笔重彩人物画《印象白裤瑶》描绘了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族人民在清晨集市上的一个场景。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男子穿齐膝白裤,故称为“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一带,总人口约4万人。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白裤瑶妇女精于纺织,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技术。本作品描绘人们在集市上挑选衣服和交易纺织用料的情境,正是要体现出对白裤瑶族纺织传统文化的一种宣扬和表达。并且,经本人实地勘查,目前白裤瑶集市上交易的衣服多为汉族的衣服样貌,但是当地的人们却仍然穿着他们本民族的服饰。可见,当今汉族与白裤瑶族人民之间的互相交流,以及白裤瑶族人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坚持与保留,正是这一点触发了我的创作动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会有着不同程度的交流与发展,他们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民族可以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但也要保护和继承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这正是体现“保障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鼓励各民族保持和发扬自己文化传统,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民族政策的写照。
在创作构思方面,首先是场景的设定。本人在白裤瑶族人集市上看到大量一排排的架起衣服,当地人们在热情地挑选与售卖。人们虽然穿着他们本民族的服饰在挑选汉族服饰,但是并没有显得格格不入,场景反而却十分融洽。在买卖衣服的附近还有很多线团的交易,这些线团明显是用来纺织他们本民族服饰来用的。在此情此景中,不管是背孩子的年轻妈妈在为孩子挑选童装,还是年近五旬的妇人在为自己挑选衣物,都呈现出一幅动人且有着深刻意义的画面。年轻的妈妈背着年幼的孩子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不仅是因为她的动作舒展生动,更是能够体现出白裤瑶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其他四位年长的妇人以不同的姿态各安排在年轻妈妈左右,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画面结构。为了增加画面的层次,在画面构图的右上角,也就是衣服架的最后方,露出一低头挑选衣服的人物,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层次与意境。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在艺术特色方面,意象造型是本人所追求的造型方式。在人物造型上,本人被当地人们的外在形象深深地打动。他们那种质朴的原始感正应验了“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一说。本人抓住描绘对象的特点,进行主观的造型,在其特点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的夸张与变形,使得其人物特征更加明显,感受更加强烈。在色调方面,本创作仍用“和而不同”的色彩氛围。炙热的太阳照射着白裤瑶的集市,与紫黑色皮肤的人们形成了色彩上的互补本人主观地改变环境的颜色,让整个环境处在一种暖黄色的色调中,这样就更能体现出人物质朴的形象,然后在其中加以蓝、绿等冷色的点缀。白裤瑶人物衣服的橘红色,与环境中汉族衣服的黄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画面。
在材料运用方面,本作品使用中国传统的矿物质颜料和金属箔。此二者首先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语言媒介,其次,它们的厚重性更能表现白裤瑶族人的敦厚与朴实。我国矿物质颜料的使用自有史料记载以来便有之,如出土的西汉时期马王堆帛画,便是用朱砂、石绿和石青等矿物颜色绘制而成。但是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矿物质颜色的运用基本是平涂,并没有体感和结构的变化,而是更注重人物神态的表达,然而,我们今天受到了西方写实绘画的影响,可以将矿物质颜色实现结构的晕染,以突破传统的“平涂”,从而使得画面既有着矿物质色彩的厚重,又有笔墨晕染的艺术效果。